一元复始,万象更新。2021年的第一缕曙光从地平线升起,新的一年已至。回首2020年,极不平凡,一场新冠肺炎疫情深刻地改变了全球和人们的生活。对中国来说,过去的一年,应该是载入史册的一年:夺取了全国抗疫斗争阶段性胜利、我国绝对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新中国历史上首个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诞生、众多领域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展……中国经济正改变着全球。
2020年,对于食用菌行业来说也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洪灾、台风、中美贸易战等,行业经历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困难和考验。但在行业同仁的共同努力下,过去的一年食用菌产业实现了稳步发展,年产量、年产值实现双增长。
复盘2020,食用菌行业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疫情之下,食用菌行业催生了一些新模式、新设备、新业态、新动能,推动了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为此,中国食用菌商务网通过梳理、分析,提炼出了能够体现2020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关键词。
TOP1:新冠疫情
2020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各行各业都造成了不小的冲击,疫情爆发期间,正是食用菌生长和管理的关键期,受疫情影响,开工复工延迟、运输不畅、原料紧缺、工人返岗难等给食用菌生产造成了极大的挑战。关键时刻,行业同仁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加快复工复产步伐,全力保障市场供应,为全年食用菌产业稳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TOP2:抗疫保产
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的第一时间,行业媒体积极行动起来,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食用菌科普和疫情防控信息,正面报道食用菌企业和菌业人在抗击疫情中的义举,弘扬社会正能量,营造出良好的舆论氛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疫情发生以来,食用菌企业积极承担起社会责任,慷慨解囊,捐款捐物,以实际行动支援疫区疫情防控工作,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涌现出了雪榕生物、众兴菌业、如意情生物、寿仙谷、安惠生物等一大批有责任、有担当的优秀企业,他们是新时代行业楷模和典范。此外,疫情期间,为了科学指导食用菌生产,将因疫情造成的食用菌生产中损失降到最低,食用菌科研院所和专家学者纷纷行动起来,制定了疫情期间食用菌生产管理措施及应当举措,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TOP3:云直播
疫情期间,食用菌线下活动受阻,催生了线上直播的火爆,从3月初行业第一场线上直播活动开始,线上直播活动几乎每个月都有。由于不受时空限制、观看便捷、传播力强等特点迅速在行业内推广开,不论是行业媒体单位、协会组织,还是个人自、企业等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召开各类会议、论坛、讲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为行业从业者在线上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交流的机会,也为食用菌生产在疫情期间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和智力支撑。
2020年行业会展活动也不再单纯是线下展览的形式,而是创新了观展体验,采用线下与线上立体式的展会形式,通过云观展让更多的行业从业者可以足不出户适时观看到展会动态和参展信息,拉近了观众与参展商的距离,进一步为行业间搭建起了产销对接平台。
TOP4:脱贫攻坚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11月23日,贵州宣布最后9个深度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标志着我们已经如期完成了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在今年疫情和经济下行双重压力之下,脱贫攻坚目标能够如期达成,实属不易。以食用菌为代表的特色优势农业扶贫产业在脱贫工作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截止2019年,全国592个贫困县95%把食用菌作为主导扶贫产业,可见食用菌在扶贫产业中潜力巨大。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我国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而食用菌产业必将在乡村振兴中大有可为。
TOP5:小木耳 大产业
2020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调研陕西商洛市柞水县金米村黑木耳产业扶贫成果。考察中赞柞水木耳:“小木耳,大产业”。这短短的6个字,给疫情之下食用菌产业发展提振了士气,也激活食用菌产业扶贫的内生动力,食用菌各大媒体平台上纷纷转载习近平总书记点赞柞水黑木耳的新闻报道,让食用菌人倍感自豪。
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探索产业扶贫的新路径,打造集成全产业链体系,由于食用菌在现代农业中的产业优势,使得成为各地特别是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首选。一个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倾斜,政府帮扶、龙头企业带动、百姓参与等要素推动,中央对食用菌产业的关心和重视,也必然会激发食用菌产业发展新动能,破解产业发展难题,鼓舞干劲士气,促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让小蘑菇真正成为带动人民增收致富的大产业。
TOP6:菌业先锋
2020年,对于食用菌行业来说是硕果累累的一年。李玉、张金霞、常明昌、侯桂森、高允旺……多年来一直默默在食用菌产业脱贫攻坚一线工作的科技工作者们获得了国家授予了荣誉奖章,他们用责任、毅力与担当,书写着一个又一个创新奉献的故事,他们以实际行动,有力弘扬了新时代菌业科技工作者无私奉献的工匠精神,展现了菌业人良好精神风貌。
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这些长期工作在生产一线的科技工作者们,他们知道产业发展的难点和痛点,更了解基地菇农所需。2021年是乡村振兴政策框架形成和“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食用菌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离不开菌业专家的支撑。在科技创新上、在支撑服务乡村振兴上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在科技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培育高水平人才队伍等方面做出表率,用科技的力量来推动食用菌产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TOP7:直播带货
受疫情影响,食用菌产品线下销售受阻,蘑菇滞销在各地时有发生,为了应对线下销售难题,直播带货恰逢其时,成为2020年食用菌行业最大的亮点,从习近平总书记到陕西柞水小岭镇金米村的直播平台前,点赞当地特产柞水木耳,成为“最强带货员”开始,随后不少主产区的县市长们也走进直播间,为当地食用菌产品带货。
同时,各类“网红”通过抖音、快手、淘宝等新互联网平台,直播卖货。通过这些名人效应,有效的破解了食用菌产品滞销难题,为食用菌等农产品拓宽了销售渠道,促进了百姓增收,成为助力当地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的新方式。无疑,2020年成为直播带货元年,直播营销可能是未来主流的销售模式,直播经济正在形成。
TOP8:上市融资
食用菌行业在资本市场沉寂了几年后,终于在2020年迎来了又一次的“井喷”。仲景食品经过五年不懈努力,终于闯关成功在创业板顺利上市,万辰生物、华绿生物则双双在创业板首发申请过会,离上市只差临门一脚,金针菇行业排名前五的企业将合体资本市场。
食用菌产业兼具农业、工业属性,在现代农业中具有低投入、周期短、高回报等特点广受资本市场青睐,星河生物、雪榕生物、众兴菌业、中国绿宝、寿仙谷等相继登陆主板市场。这几年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大,上市门槛的提高,食用菌企业上市的脚步也放缓。2020年三家企业IPO成功,说明食用菌行业还是受资本市场关注的。与此同时,行业龙头企业如雪榕生物、众兴菌业、光明森源、如意情生物等新建基地、扩大产能,优化在全国的生产布局,行业产能会进一步扩张,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将进一步加剧,食用菌行业将呈现强者更强竞争格局。
TOP9:双循环
2020年,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而受国外疫情影响,国内食用菌出口企业原有订单很多被取消,出口形势不容乐观。基于国内国际严峻形势,中央提出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无疑为食用菌产业消费需求指明了方向。
消费升级带来需求扩大,食用菌的营养价值已经被消费者所接受,越来越多的食用菌产品被推向市场,走进普通百姓的餐桌。庞大的国内消费市场支撑着食用菌生产规模的扩大,也让越来越多的出口企业开始把重心转移到国内,这必然会加剧食用菌行业的洗牌,落后企业必然后被淘汰。当然,食用菌消费虽集中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但我们也不能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国际循环来补充国内食用菌供给体系的不足,以“内循环”支撑“外循环”,以“外循环”带动“内循环”,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
TOP10:高质量发展
食用菌产业经过四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已成为现代农业中的特色优势产业,在带动农民脱贫致富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食用菌产业仍是传统种植模式为主,机械化、智能化程度不高,随着近年人工、原材料、基建等投资成本上涨,以及市场价格处于低位运行,投资食用菌的风险在增加。过去几年,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部分食用菌品种出现了产能过剩,“去产能、调结构”成为食用菌行业发展的主旋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食用菌的需求已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发展优质高效食用菌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深加工升级的必要要求,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供给侧结构改革,加快食用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步伐,推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食用菌产业、产品、技术、服务的全面升级。
2020年,食用菌行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在困难面前,菌业人没有退缩,在疫情之下仍能够从容应对。可以说,过去的2020年,泪水与喜悦、鲜花与掌声交织在一起,推动着食用菌产业一路向前。
2021年,惟愿国泰民安、菌业昌盛。
本篇文章来源于: 食用菌商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