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菇人 生技/专家 马传贵:浅析食用菌产业的社会经济效益及发展趋势

马传贵:浅析食用菌产业的社会经济效益及发展趋势

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世界上,食用菌生产规模化生产的第一大国。在全国众多农产品中,食用菌,是仅次于粮、油、果、菜的第五大类农产品。

食用菌的产业特征阐述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食用菌产业,作为当代生态农业中,重要的一部分。在利用农业生产和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副产品,实现对相关资源的升值,大大的提升农产经济效益;而且,为人类提供更多的食品。同时,由于其和其他农作物之间,没有时间和空间上,种植生产的交叉;因此,可以大大的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就业。
      整体来讲,其经济收益,是其他农作物的5倍之多。因此,表现出良好的经济、社会以及生态效应。而随着合理膳食结构理念的宣传、推广、认可、应用,食用菌,不但,成为城镇居民,改善生活的美味佳肴;而且,也成为中老年人,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增强免疫力,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保健食品。

1、经济效应
      食用菌产业,作为推动我国地方经济发展重要的产业组成;当前,已经成为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中,最具有活力的产业之一。
      在增加农民收入、实现我国财政税收及出口创汇提升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具体来讲,食用菌,虽然作为农村地区重要的特色型产业;但是,其种植时间和空间不存在和其他作物的交;因此,当地农民,可以依据相应的农业生产特性,在自己的闲暇时间,进行食用菌的栽培和生产,增加额外的收入。
      自从二十世纪开始,食用菌的栽培和生产产业,就已经成为我国地方农业,创汇的重要产业。在带动当代经济发展以及精准扶贫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松茸和干巴菌等的收入,已经占到了很多农户家庭收入的30%之多。除此之外,在食用菌栽培、生产的过程中,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秸秆以及稻糠等材料,作为栽培基质,比如: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菇,每公顷收益,高达22万元。因此,在实现食用菌良好收益的同时,还大大的提升了,资源的利用效率;缓解由于秸秆焚烧,而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2、社会效应
      由于,食用菌,具有丰富的营养元素,因此,在满足人们的基本饮食需求之外,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较高层次的饮食文化。基于我国食用菌产业的特色和发展历史,人们对食用食用菌,形成了多样化和更高品质的追求。因此,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了,多样化的烹饪方。大大的拓展和深化了,我国食用菌的饮食文化。
      除此之外,由于食用菌独特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将食用菌,推广到日常医疗以及饮食的选择当中。同时,将其制作成保健食品或者护肤品等,都大大的提升了,其产品应用价值。
      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食用菌的野外采摘、观赏以及食用菌主题旅游,已经成为当前食用菌产业的一种新兴消费模式。在大大的丰富了,大众的休闲娱乐时光之外,还促进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当然,由于食用菌产业,作为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因此,整个产业,在缓解就业压力、解决农村地区剩余劳动力问题方面,起到了很大的社会效应及价值。
3、生态效应
      正如上述,我们所提到的,利用农业生产中,所产生的秸秆以及稻糠等,可以对食用菌进行栽培生产。一方面,有效提升了,食用菌的产量;同时,大大的缓解了,由于秸秆焚烧,而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当然,食用菌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菌渣,也可以作为饲料以及肥料,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利用;其在动物养殖以及土壤发肥力改良等方面,都将会发挥很大的生态效应及价值。
      由此,可以看出,食用菌产业,在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以及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方面,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也应该看到,由于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于菇木资源的过度利用,而带来的森林生态问题,在当前也较为突出。比如:我国丽水地区,作为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重要地区,具有其发展的生态条件;但过度的发展,也使得当地的林木资源,被过度的消耗。因此,如果不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最终,会对森林资源,造成一定的破;使得森林资源,最终趋于恶化。

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趋势

%title插图%num
 

1、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和技术密集型转变
      食用菌生产企业、合作社以及家庭农产等,都在当前,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规模化程度和集约化程度,不断提升,因此,传统的手工生产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需求。加之人工成本的不断增加,导致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在当前亟需转型。因此,实现食用菌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和技术密集型转变;用机械操作,代替手工操作;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人工的劳动强度;并且,有效保障培养料和基质中,各种元素的均一性;保障食用菌成品的质量,将发挥重要作用。
      近几年,我国,已有不少食用菌生产专业机械面世,只要搭配合理,就可以形成流水线生产。
2、由单一种植,向种植、加工和销售一体化转变
      《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提高食品与保健食品及其原材料生产质量和工艺水平;大力发展天然、绿色、环保、安全有效的食品、保健食品和特殊膳食食品;开发适合不同人群的营养强化食品、特殊膳食食品;开发具有民族特色和新功能的保健食品。
      因此,随着人们,对食用菌营养价值认知的不断加深,实现食用菌产业,从单一种植,向种植、加工和销售一体化转变,已经成为我国各地,重点关注的一个发展方向。将食用菌产业,由副业生产,向专业生产转变;并采用联产发展的方式,不断扩大生产规模。
      有关专家认为,有条件的地区,最好搞“一村一品”生产,使某一种食用菌,成为当地的名、特、优产品。
      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功能食品,也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积极地向天然、绿色、环保、安全的方向转型。
      加强新技术、新工艺,在食用菌产品上的应用,极大促进,在创新技术上的投资,使得更多的技术,向产品成果转型;加强对食用菌新功能性组分的研究,大力发展功能食品,使得未来的产品,更加吸引消费人群。
3、食用菌产业扶贫的精准化发展
      2016年5月,我国农业部,出台了《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指导意见》,指出要将特色产业,作为提升我国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
      扶贫的目的,在于帮助贫困户脱贫。而食用菌,所展现出的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大大的展现出,精准扶贫的功能。就我国当前的扶贫现状来看,主要是实现,对贫困户根本上的脱贫;而不是,救助性的暂时脱贫。因此,将食用菌产业,列入到我国脱贫机制当中,其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将大大的发挥作用。
      就目前的情况看来,我国食用菌产业精准扶贫,已经存在多种成功的模式:政府引导模式、“三零”模式、“5333”香菇产业扶贫模式、龙头企业带动模式、“企业+基地+贫困户”三位一体模式、“合作社+基地+贫困户”三位一体模式等。都对带动我国当地经济发展,实现精准扶贫,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比如:河北省邯郸市魏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食用菌种植产业,推广“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通过项目企业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协议,开展食用菌种植项目,为贫困户提供原料和技术,定期回收食用菌产品,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因此,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依据当地的生态优势以及条件,选择适合其的食用菌产业发展模式,实现食用菌产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将是食用菌产业精准化扶贫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食用菌产业的研发方向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1、轻简化生产
      就目前情况看来,我国大多数地区的食用菌生产,仍然以农村生产模式为主,其特点是:顺季节栽培,手工为主,机械化程度低,分散在千家万户,是当前我国的主要生产方式,产量占全国总量的92%。
      而食用菌的工厂化生产模式,控温控湿,周年生产,机械化程度高,劳动力成本低,当前产量占全国总量的8%。
      食用菌农村轻简化栽培技术,是大宗食用菌优质高产的保证,是提高食用菌市场竞争力的前提。但是,轻简高效生产技术的缺乏,使得我国食用菌产业技术整体偏低,产量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严重影响了我国食用菌产业的生产效率和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因此,进行食用菌农村轻简化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讲,在未来发展和研发的过程中,升级袋栽食用菌菌棒的工厂化生产技术、袋栽食用菌高效接种技术,以及集成床栽食用菌轻简化栽培技术等,都是重点发展趋势。
      这些技术的发展,不仅能够提升生产效率,还能够大大的提升发菌的速度,实现产量和效益的协同提升。
2、健康产品的深加工技术
      进行食用菌深加工,一方面,可将大量产品转化,解决鲜销品大量上市时“菇贱伤农”的问题;另一方面,可获取很高的加工增值效益,如:生产各种类型的菇类食品饮料、滋补品等;其生产工艺,不是很复杂,制成的产品,又深受欢迎。
      因此,在食用菌产业研发,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突出其药用价值。食用菌,自身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可以提取加工其中的多糖、多肽以及甾醇类物质,促进药品以及功能性食品的开发,比如:浙江方格公司,从灰树花中,提取其中的多糖组分,所制作成的胶囊,已经经过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用于治疗脾虚症的肿瘤患者。
      另一方面,要突出其丰富的营养价值。由于,食用菌,较为鲜美,因此,可以开发食用菌调味品。以生物萃取为主的技术等,实现对食用菌中,主要芳香物质的提取,从而,实现家居餐饮中的营养调味。除此之外,还可以拓展食用菌的应用范围,比如:将金针菇,推向大众餐桌的火锅,大大的提升了,金针菇在人们餐桌上的上桌率。基于此,可以研发食用菌酱以及休闲食品等,通过深加工技术,实现食用菌的增值。

3、高效繁种技术

      在实现食用菌高效繁种的过程中,首先,最为关键的,就是要保障种源的质量。因此,要对其种源质量的检测技术,进行研发和升级,实现高质、快速的检测出种源当中的病毒、真菌以及变异等指标;从而,为食用菌高效繁种奠定基础。同时,由于在极端的环境条件下,出现了大规模的烂棒现象,对食用菌生产造成极大的损失。因此,为了防范这种现象和损失的出现,应该加快对于种源质量的快速检测指标体系和方法的建立。

      除此之外,在实现食用菌高效繁种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由于菌种质量而导致的大规模的生产事故。这是由于食用菌菌种,系在无性繁殖过程中,所出现的高变异率和高扩系数而产生的连锁反应。
      因此,在未来食用菌的高效繁种当中,应该建立一种新型的可控的“食用菌菌种-母种-原种-栽培种”生产体系,改变当前,较为畸形的食用菌生产销售模式,建设高效的灭菌和接种生产线,建立大型的温控养菌房,直接实现菌种场给菇农提供栽培种,大大的减少中间的变异。

结论

      当前,全国食用菌加工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开发:旅游、休闲、营养、方便、功能食品、药品的热门项目之一。
      居民的健康消费意识,随着其经济收入的不断增加,而得到了有效的提升。随着人们,对于食用菌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认知的不断加深;加之食用菌宣传和居民健康饮食意识的不断增加;使得当前市场,对于食用菌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同时,随着食用菌产业链意识的不断增强,食用菌产业,将实现从原来的单一种植,向加工、销售等多元的方向发展,将进一步提升其效益和价值。
      总的来讲,基于食用菌所体现出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以及其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方向,食用菌产业,将在未来,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简介

马传贵  
中药师、中医预防保健调理师、灵芝非遗传承人
北京京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经理
中国菌物学会茯苓产业分会菌文化分会   理事

END

本篇文章来源于: 功能农业与营养健康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菌菇人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unguren.com/2571.html

超详细的灵芝人工栽培技术宝典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537-888890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531777222@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