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是现代农业技术和现代工业技术的有机结合,培养瓶制作是重要的一环,其染菌率对生产的效率和效益影响很大。
2 染菌部位:分散于培养基的各部位,早期呈斑点状,随后连接成片。
3 染菌种类:于不同季节,不同温度,易感染不同杂菌, 常为多种杂菌感染,单一感染极少,是所有染菌可能中最有可能感染细菌的。
4 解决方法:适当提高灭菌温度和灭菌时间,应考虑大颗粒玉米芯的预湿效果。
1 染菌时间:接种后四天至陪养中期。但不排除前四天感染生长特快杂菌的可能(如毛霉和红色链孢霉等),如出现在前四天应注意与菌种带菌相区别。
2 染菌部位:杂菌菌落散乱分布在料面或培养瓶二分之一以上,很少发生在二分之一以下。
4 解决方法:灭菌结束时缓慢降压及排汽,并避免灭菌锅内出现真空,冷却时净化空气的质量非常关键,建立冷却室空气质量检查制度。
1 染菌时间:接种后4-10天,但不排除前四天感染生长特快杂菌的可能(如毛霉和红色链孢霉等),如出现在前四天应注意与菌种带菌相区别。
2 染菌部位:散乱分布于培养基表面,二分之一以上少有发生。
2 染菌部位:初期只表现在料面,后菌种所到之处全部表现为染菌。
3 染菌种类:常为一种或两种感染,很少多种杂菌同时感染。
2 染菌部位:培养基所有部位都可能发生,但不分散,大多表现在二分之一以上。
3 染菌种类:为多种杂菌同时感染,一年中特定季节特定杂菌易发。
4 解决方法:(1)控制好培养室的温湿光气,最大限度利于菌丝生长。